导航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学子在教育机器人大赛和机器人大赛中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17-11-09浏览次数:1218

  十一月初,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和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分别在长沙和南通举办,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均派出数名学子参赛并取得了好成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风采吧~ 

  

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  

  

    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科技类竞赛,自2011年起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参加,至今年已经举办了七届比赛。而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自从参赛以来,就一直蝉联“群机器人协作与舞蹈”项目的冠军。 

 

 历年奖状

  

    今年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派出的两个参赛队伍,也一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从左至右:邵一迪,舒沛通,杨帆,杨佩老师,周献中老师,周启新,陈龙,赵肖鹏 

  

南京大学紫荆队  

  

    由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自动化15级舒沛通,16级杨帆、邵一迪组成的南京大学紫荆队在这次比赛中“群机器人协作与舞蹈”项目表现得十分出彩,他们制作与控制的机器人们完美地配合展示了本次的主题,夺得了比赛的特等奖。 

  

杨帆    

    完成比赛的那一刻,除了无边无际的困倦之外,就是浑身上下的轻松感了。比赛这一段时间,尤其是临近比赛的前几天,过的日常压抑,天天熬夜调小车,一刻也不敢放松,心里的压力也很大,担心这一届的特等奖就要葬送在我们的手里了。最后比赛结果出来,还好,松了一口气。此次比赛,最大的感想就是: 

       1 做事不要拖延。计划赶不上变化,千万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想象成理想情况,现实情况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只能通过熬夜来弥补,伤身!所以,一定要早早的把事情弄好,最不济也要完成百分之八十。这样最后压力才没有那么大,才能有底气的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2 学会抗压。当压力很大的时候,要理性的分析当前状况,然后合理的分配时间,安排任务。在必要的时候,豁出老命,通过熬通宵等方法打开突破口,寻找绝境下的一线生机。 

       3 心态一定要好。硬件这种东西,运气差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小车成精了,专门和你作对,所以,心态一定要好,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先看看是不是自己函数写的有问题,函数确认无误后,再看看是否是因为硬件的性能差异(虽然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硬件的原因,导致出现各种各样未知的BUG) 

       4 珍惜生命,远离通宵。


邵一迪    

    感觉挺累的,然后会学习很多东西,从刚开始从一大堆资料里面翻来翻去,到后来渐渐摸清了如何应用,最大感触还是知识要靠平时积累、要不到最后会很着急很麻烦。然后就是,跟大家一起合作敲开心~也算是比较满意的结果吧哦对还有,就是优化很重要,精益求精、以及,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框架,资料要分类整理好,要不然就会走很多弯路。最最重要的就是,做硬件一定要有耐心而且要设置好足够完善的debug程序,因为硬件不稳定而且多还复杂,很容易找不到是哪个出问题,一定要边做边调试、嗯还有就是,不要犯拖延症,尽快赶出来。 

  

舒沛通    

    非常感谢上届参赛同学的指导,感谢两个勤劳的学弟。感觉往届比赛留下来的资料真的非常详细,如果从零做这个比赛的话肯定很难拿到这样的奖项了,希望能够不断地把这些知识发展传递下去。

  特等奖奖杯

  

 crossfire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本次还派出了一支队伍参加了从来没有涉足过的“灭火与搜救”项目,由自动化15级周启新、陈龙,16级赵肖鹏组成。尽管第一次尝试的结果有些不尽人意,不过队员们都从中学到了很多,并且对自己的机器人做了改进,把经验传授给下一届参赛选手。我想我们院能蝉联“群舞”项目冠军也离不开代代相传的原因,相信今后的选手能在学长们的帮助下在其他项目也取得同样优秀的成绩。 

  

协作调试 

通宵调试

 

周启新  


   教育机器人比赛,是机器人协会的传统实践平台。今年的教育机器人比赛中我们保持了群舞的5连特等奖,但是灭火与救援铩羽而归。 

   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问题是准备不够充分,大量时间用于基础学习,来不及深入研究。所以机器人协会打算明年上半学期开设教育机器人基础课程,提前学习arduinostm32的基础知识,同时组队分方向攻克比如通讯易受干扰,电机不稳定等疑难杂症。争取在技术上实现创新进步。  

  

赵肖鹏  


    感觉通过比赛能学到挺多东西,像一个小项目是如何从设计到实践到放弃的,在实际动手的时候,总会发现很多问题,不会像理论那么完美。还有就是遇到新问题时如何去寻找解决方案,然后心态就会崩了……当真正去实践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平时的课程的作用吧。 

  

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与省科协联合主办,江苏省自动化学会承办与组织的比赛,江苏多所高校均会派学子参加,比赛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本次有三个同学参赛,他们和其他院的同学共同组成了多支队伍参加,都有精彩的表现。 

  

雷神队 

  

李耀辉(左三)   

 调试与现场 

李耀辉


    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深刻体会到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团队因为兴趣相识,也为了兴趣而奋斗。所有人都从零开始,提出想法,写成代码,不断调试。。。这个过程中会收获很多前所未有的技能和经验。 


immortals  




调试与比赛现场 

白佳旭

   

    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最后的的不断完美,其中经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不断的尝试,我们的队伍虽小,但凝聚力却很高,虽然由于最后的一些bug和失误导致成绩并不理想,但至少我们收获了很多,希望明年还有机会一起尝试新的内容,继续加油!  




 blue战队 

胡守亮(左一)


 比赛现场

胡守亮: 


    参加了本次的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第一个收获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南大众创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器材与充分的资金,但队员们总是“不紧不慢”,比赛前一天还没组装好机器人,结果在比赛日匆匆上阵,问题频发。反观我们对手,机器人性能可靠,操作者技术娴熟,无疑占了上风。 

    第二个收获是“细节决定成败”,在机器人阵地攻防84大战中,南大代表队以340:330的微弱优势战胜对手,但对手敏锐察觉到我们机器人挡板偏移,以“超高”的原因裁判抗议,结果南大战队因为自己的低级失误,被判与对手重赛,遗憾止步8强。 

我们的对手是江苏大学,南通理工等学校,知名度远不如南大,但对手们表现出的专业与严谨却是值得学习。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此次的遗憾会激励我们更加认真努力,明年誓将消除遗憾。   

   十一月的比赛到此告一段落,恭喜这些队伍取得的好成绩。有遗憾但收获更多,预祝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下次参赛的学子能凯旋